2025.5.16
《传染病名医在线》
艾滋病作为一种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,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健康与安全。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,很可能就在你的身边,做好自我保护,不要存在侥幸心理,一次的错误选择,就可能使你悔恨一生。每周五上午9:00——9:40请锁定FM92.0或AM1323《传染病名医在线》直播间,让传染病医院专家为大家解读艾滋病的传播核心知识,帮助大家科学认识艾滋病,知艾防艾,共享健康!
守护健康人生
主持人:什么是艾滋病?
医生:艾滋病是由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的艾滋病病毒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,这种病毒侵入人体逐渐使人损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,最终导致病人因各种感染或肿瘤而死亡。
主持人: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?
医生:性接触传播(包括不安全的同性、异性及双性性接触);血液血制品(共用注射器,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及日常生活用品);母婴传播(包括宫内感染、分娩时和哺乳传播)。
主持人:除了以上三种传播途径,还有什么情况有可能被艾滋病感染者感染?
医生: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抓伤、口咬伤,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、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,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。
主持人:有间接接触应如何处理?
医生: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:1、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,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。2、如有伤口,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,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,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;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。3、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,应当用消毒液,如:75%乙醇或者0.5%碘伏进行消毒,并包扎伤口;被暴露的粘膜,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。
主持人:艾滋病的传染源是什么?
医生:主要是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。HIV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、精液、阴道分泌物、胸腹水、脑脊液、羊水及乳汁中。
主持人:易感人群有哪些?
医生:我们每一个人对艾滋病病毒都普遍易感,目前还没有根治艾滋病的药物及预防艾滋病的疫苗,千万不要存在侥幸、好奇的心理,一定要做好自我保护,实在避免不了的时候,要全程、正确使用安全套,采取安全的性行为。不吸毒,不共用针具及个人卫生用品。
主持人:高风险人群有哪些?
医生:男男同性性行为者,静脉注射毒品者、与HIV/AIDS患者有性接触者,多性伴人群,性传播感染者。
主持人:艾滋病感染者初期有没有什么明显症状?
医生: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,经过平均5-10年的时间(即潜伏期)才发病。发病之前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,发病之后为艾滋病病人。艾滋病感染者本人在潜伏期内可能没有任何感觉,而其他人也不能从外观上判断出来,只有通过血液检测才能确诊。
主持人:艾滋病感染者潜伏期会传染吗?
医生:无论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还是艾滋病人,都能把病毒传给他人。特别要注意的是,目前,世界上90%的艾滋病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受到感染。因此潜伏期是传播艾滋病病毒非常危险的时期。
主持人:如果高度怀疑自己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应该怎么办?
医生:首先不要惊慌,更不要对号入座,要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,尽快拿到艾滋病的预防药物,还要在4周、8周、12周到正规医院检测艾滋病抗体,进一步确定是否感染艾滋病。
主持人:与艾滋病病人日常接触,能感染上艾滋病吗?
医生:日常生活是不会引起感染的,比如共同进餐、握手、拥抱、共用厕所、电话、一起工作、学习、游泳、钞票。
主持人:蚊虫叮咬能传播艾滋病病毒吗?
医生: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,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。因此,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,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,是能够预防的。
主持人:能不能给大家提一点忠告?
医生:要想远离艾滋病,一定要洁身自爱,爱情专一,性伴固定;不要有高危性行为,要正确、合理使用安全套,这样会避免各种性传染病的发生,小小的安全套是目前最经济、最便捷、最有效的防艾工具;远离毒品,避免共用注射器,针灸、拔牙、美容要注意一次性器具的使用。
结核专家门诊 5090621 | 结核疗区 5090631 |
肝病专家门诊 5090651 | 肝病疗区 5090628 |
布病专家门诊 5090604 | 医务科 5090611 |
医院地址 白城市三合路227号 | 公共交通 20路公交车终点站 |
来源:白城市传染病医院
编辑:徐长林
初审:裴立园
复审:李淑明
终审:张树枫